Freedom is on the move - IJM Hong Kong
選擇或輸入捐款金額 (港幣HK$)
HK$

自由在邁進

兩名印度女孩的故事

在國際行義會(簡稱「行義會」)的我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仍存在着盼望,並且透過平凡人勇氣可嘉的步伐,凝聚出動能,邁進自由。

一名村民敞開了她的家門。

一名政府官員知道該怎麼行動。

一位母親跋涉四百公里,誓要將她的女兒帶回家

每一步都生死攸關。有時候,這一切的起點始於一個孩子默默無聲的勇氣。 

 

第一步:微聲細語 — 毅然逃跑的決定

九歲的維賈亞拉克希米(Vijayalakshmi,以下簡稱「希米」)和她七歲大的妹妹南迪尼(Nandini),與父母在印度的特倫甘納邦(Telangana)一個偏遠的養鴨場居住。由於鄰近的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傾盆大雨,導致他們的家園盡毀,這家人唯有接受一份在農場的工作,一次過領取2000盧比(約等於港幣184元)的報酬,並且換取食物供應和簡陋的容身之所。

他們在農場工作了幾個月。然後,當她們的父母要求要回家領取福利救濟金時,農場主表示同意,但有一個條件:他們的女兒必須留下來履行他們一家與他簽訂的合約。 由於農場主一直對他們一家都相當不錯,她們的父母便接納了他的要求, 從沒想過兩名女兒會在他們離開後遭受到如此巨大的苦難。 

這兩名女孩在面對暴力的威嚇之下,被迫長時間照顧鴨子,並要在鴨子旁邊的土地上睡覺,只有一條單薄的圍巾(dupatta)保暖。當她們犯錯時會遭到毆打,農場主還會故意將她兩人分離。 她們渴望得到自由。

有一天,農場主外出時,希米低聲說:「來,我們逃走吧!」南迪尼有點猶疑。但最終她們還是心跳加速地拚命狂奔,直到她們抵達車路旁。

 

第二步:繼續前進的勇氣

兩姐妹繼續奔跑,尋求他人幫助。

有一個人把車停下來,詢問她們發生了甚麼事,然後就開車走了。另有一人則把她們拒之門外。 但希米和南迪尼堅持不放棄。

最終,有一位女士看見她們身上的傷痕,聆聽她們的說話,並且收留了她們。

隨後,當農場主人的妻子趕到,試圖聲稱這兩名女孩是自己的女兒時,她們堅定不肯就範。

為了保護這兩個女孩子,這位女士將她們轉移到一所獨立的房間,並且報警求助。

 

第三步:專業的應對措施

當警察和專責兒童福利的官員趕到現場,他們隨即察覺到事情具有抵債奴役的特徵(幸虧他們在幾個月前曾參加過由行義會舉辦的工作坊,因此對這方面有所認識)。 他們迅速採取行動,致電行義會要求協助。最終,他們一起將這兩姊妹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女孩的父母收到了通知,他們隨即毫不遲疑地穿越整個特倫甘納邦,為的是將兩姊妹帶回家。當兩夫婦看見女兒們因為受到虐待而遍體鱗傷時,他們的心粉碎了!「南迪尼身上佈滿累累的傷痕。」她們的媽媽這樣說:「當我做飯給她們吃,看見她們狼吞虎嚥的模樣,彷彿總是吃不飽時,我感到心如刀割!」

今天,兩姊妹已經安全回家,並且開始痊癒。行義會與當地的合作夥伴正為她們提供續顧服務、教育和長期的康復支援。當南迪尼被問到現在有何感受時,她簡單回答道:「我的內心很平靜。」

 

第四步:讓自由邁進的行動

目前,我們面對龐大的挑戰:

–據估計,全球約有 五千萬人 身陷奴役的困境之中。
–被奴役的人當中, 每四人就有一名是兒童 
–單單在印度,就約有 1,100萬人 仍被困於抵債勞動。

然而,盼望尚存。這次成功的救援案例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一場日益壯大的運動中的一小部分。

行義會獨特的處事方針專注於強化司法系統,好叫暴力在萌芽之前已被制止。

而且,這種方法的確奏效。

國際行義會於印度工作二十多年以來:

幫助了超過422,500人重獲自由*
從2014年至今,透過續顧服務為超過5,300名倖存者提供支援
為超過177,000名司法官員及社區領袖提供培訓

國際行義會為了幫助整個印度以至全球人民體驗到免於奴役的自由,我們一直致力於:

– 營救遭到奴役的受害者,為他們提供續顧服務,包括了長期的康復計劃,並且培育他們具備自力更生的才能。

– 在全國各地開辦培訓班,幫助倖存者及他們的家人了解自身的權益,並且能夠識別到抵債勞動的特徵。

– 為倖存者提供法律支援,讓施暴者受到公正的制裁,防止他們和其他人重蹈覆轍。

本文章中使用的相片,均為維賈亞拉克希米與南迪尼兩姐妹的真實照片。現在,她們可以像其他小孩子一樣自由地跳舞、玩耍,並且憧憬自己的未來。

世上還有數百萬像她們一樣的小孩子,仍在等待得享自由的一天。

我們攜手並肩,才能走得更快、更遠,並帶來持久的改變。

感激你與我們同行!今天,你是否願意踏出下一步,捐款支助國際行義會的工作?

*在印度,我們的救援行動已經釋放了42,500人。從2014至2021年,行義會的計畫幫助了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政府使抵債勞動的普遍程度大幅下降了81.9%,這即意味着約有38萬名曾被困於抵債勞動的人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