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片描述:第一排為泰國政府官員及非牟利組織人員,模糊的頭像則是從緬甸詐騙園區中獲釋的倖存者。
照片由泰國政府社會發展與人身安全部(Minist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curity)提供
2025年2月19日,泰國曼谷 上週,一支少數民族武裝釋放了來自19個不同國家、在緬甸妙瓦底(Myawaddy)大規模網絡詐騙園區裏工作的260名人員,並將他們移交給邊境外位於湄索(Mae Sot)的泰國當局。 這些詐騙園區惡名昭彰,因為他們將受害者販運到極其惡劣的工作環境,當中涉及持續的監視、體罰的威脅和毆打。上週末,泰國官員根據「泰國保護人口販運受害者的國家轉介機制」(National Referral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victims of trafficking),確認其中258名獲釋人士為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與當地非牟利組織以及泰國當局的協調之下, 國際行義會(簡稱「行義會」)泰國分會於週六早上迅速調動一個團隊作出回應,協助識別受害者並在邊境提供支援。行義會的職員提供翻譯服務,幫助倖存者,與當地官員協力支持泰國政府負責識別人口販運受害者的多門專科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s)。「我們希望,政府在強迫詐騙案件中更善於識別誰是受害者,將會在整體上為外來勞工提供更佳的保障。」 一位有分協助多門專科團隊識別受害者的行義會職員如此說。
「這次是從緬甸詐騙園區釋放出最大量受害者的案件之一,而且只是一個開始。可以預期,在未來幾週內,將會有數百或數千人獲釋。我們感謝泰國政府,以及與我們為夥伴的那個非牟利組織,他們一直都不辭勞苦地支援在網絡詐騙中心被強迫勞動的倖存者。」國際行義會泰國總監萬安卓(Andrew Wasuwongse)說道。
他又補充說:「我們亦讚揚泰國政府採取果斷的行動,聚焦於詐騙園區,包括切斷泰國方面對緬甸這些建築物的電力和網絡的供應。我們促請泰國政府需繼續中斷電力和網絡的服務,而且還要擴大執法範圍,包括任何可能是非法的網絡連線,以及禁止使用網絡訊號延伸器(signal repeaters)。這些行動將顯明泰國嚴厲打擊長期逍遙法外的詐騙集團的決心。」
已確認的人口販運受害者中,大多數來自亞洲和非洲各國,包括了菲律賓、老撾、柬埔寨、中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台灣、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甚至遠至埃塞俄比亞、烏干達、肯尼亞和巴西。
自從2022年以來,國際行義會泰國分會的團隊,便一直為遭到販運和被迫從事詐騙的倖存者提供服務。行義會的職員經常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支持泰國政府在邊境或曼谷進行全面的受害者識別程序。許多被販運的人在等待獲正式確認為受害者期間,都會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
加維殊(Gavesh*)是一名被迫從事詐騙的倖存者。他被販運到緬甸,然後在行義會的協助下獲釋,並於2023年獲遣返斯里蘭卡。當他聽見今次這個好消息時,對行義會的職員表示如釋重負:
「我很高興看見有更多人能走出園區。我明白他們經歷了甚麼可怕的遭遇。我希望更多受害者能夠獲釋,並安全地返抵他們的家鄉。」
在過去幾年間,有數以千計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人,淪為人口販子的受害者。他們被誘騙到詐騙中心,因誤信招聘廣告的虛假承諾,以為在曼谷或其他區域有高薪的白領職位空缺。但大多數情況下,詐騙集團欺騙人前往泰國從事看似是合法的工作,結果將他們販運到跨境的緬甸,並迫使他們在可怕的環境下工作。
國際行義會在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透過當地的合作夥伴)設有辦事處,與政府機構和大使館合作,協助營救、遣返和照顧倖存者,並且以執法部門為合作夥伴,對涉事的跨境人口販運網絡進行調查。
從2021年起,本會在東南亞已協助了近500名被確認為強迫詐騙的受害人。本會亦支持政府的刑事司法系統採取行動,迄今已有15名參與強迫詐騙的犯人被定罪,其中包括:一名人口販子在泰國獲判處30年有期徒刑。
*化名